星期四, 7月 05, 2007

「一個兩制」?

  對於首位踏足月球的美國太空人Neil Armstrong,本地傳媒喜歡譯作「杭思朗」、「岩士唐」或是「阿姆斯特朗」都沒有所謂,反正我們多是從電台、電視台或報章知道這些人的名字。他們是「上帝」,我們是順民。
  曾幾何時,我們聽慣這些譯名:前美國國防部長倫斯菲(拉姆斯菲爾德)、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(撒切爾夫人)、美國總統布殊(布什)、北韓(北朝鮮)、寮國(老撾)、赤柬(紅色高棉)、波布(波爾布特)、尼克遜(尼克松)、列根(里根或雷根)、卡達(卡特)、太陽神十三號(阿波羅十三號)、哥巴卓夫(哥爾巴喬夫)、溫伯格(黑格)、舒爾茲(舒爾茨)、前埃及總統沙特(薩達特、沙達特)、修爾斯(車路士)、黑池(??)、波格(??)、格林美獎(艾美獎)、翡冷翠(佛羅倫斯)、費利民(佛利民)……等等。雖然大家各有各譯,但是一看或是一聽自然會知是說誰。
  但是,不知為何,現時喜歡「統一」,就是為了統一,希特拉變了「希特勒」、聖地牙哥變了「聖迭戈」、伊斯坦堡變了「伊斯坦布爾」、維珍尼亞州變了「弗吉尼亞州」、伯明翰好像變了「考文垂」……等等。為何要統一譯名呢?因為要跟隨我們偉大的祖國,大一統心態。
  既然要跟,為何布殊不跟隨叫「布什」、白高敦不跟隨叫「戈登‧布朗」、貝理雅不跟隨叫「布萊爾」,碧咸、車路士、空中巴士等等又如何呢?
  莫非這就是體現了「一個兩制」?

1 則留言:

MK110 提到...

記得以前無線、亞視(麗的)都是譯作修爾斯,自從有線啟播就譯了做車路士。譯作車路士或修爾斯也沒有所謂,反正都是習慣,有次無線轉播車路士賽事,蔡育瑜也講錯為修爾斯。
殖民地時代,所有英國派來的官員,或是英國本土的政府官員,都由英國外交部統一中文譯名,完完全全配合以夷制夷的管治,改一個比中國人改得還要文雅的中文譯名,姓氏更是符合英文的音譯,真是不由得你不服。例如鍾逸傑,初來派去新界不知管甚麼,一看名字就以為是中國人,見樣才知是英國人。
好啦,人家傳統流傳下來,香港特區政府奴性未改,英國官員依舊有非常典雅的中文譯名,如貝理雅、白高敦等等,甚至外相、財相也有中譯,奇就奇在看BBC中文網,他們不會譯作貝理雅,只會寫成布萊爾,為何會如此,真是不明白。
再者,現在已由中國人來「當家作主」,為何仍要跟隨英國外交部發出的中文譯名呢?這又是不是一個謎?
統一譯名是對,但是翻譯除了是音譯之外,還有意譯,硬要跟足拉丁拼音,看不到中文的詩意與美感。希特拉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(可能更早)已這樣譯了,回歸幾年就要緊隨中央,有沒有這樣的笑話?維珍尼亞州,很多地圖都是這樣寫的了,又要不要焚書以示一統?伊斯坦堡這個名字,翻譯的文獻都是這個譯名,大陸一讀是伊斯坦布爾,香港便轉軚,那班自命清高的傳媒人有沒有人格?
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‧帕慕克有本書就是《白色城堡》,就可知譯作伊斯坦堡絕對正確。